外科手部消毒的教學方法
2016-08-29 08:24:15
無菌術教學是醫學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內容,建立嚴格的無菌觀念和初步掌握基本操作技能,對醫學生后期課程的學習及臨床實習至關重要。洗手時無菌術操作技術中的基礎,近年來由于消毒劑的研發取得一定的成效,外科洗手方法也逐漸發生變革。作者在進行無菌術教學時對外科洗手方法進行了改革。
外科洗手歷史悠久,從開始機械性刷洗到目前化學消毒方法,由于各醫院使用消毒劑的不同,洗手方法會有差異,世界各地有數十種不同的洗手方法。在外科手術學教學中多數學校采用的是肥皂水洗手的方法,但是這種方法并不能徹底對手部進行消毒。應使用免洗手消毒液來對手部進行徹底消毒,殺菌。還可以達到長時間的抑菌效果。
在理論教學可以在操作練習的同時進行,在講解動作的時候讓同學清楚洗手的目的是清除指甲、手、前臂的污物和暫居菌;將常居菌減少到最低程度;抑制微生物的快速再生。單純洗手訓練枯燥乏味,同學很容易失去興趣,在訓練中加入不同的場景,可以提高同學學習興趣,培養積極自主的學習能力。幾中常用的場景:在訓練中教師無意碰到正在洗手的同學手臂,觀察同學是否有反應;詢問洗手后能否直接拿取器械臺上的物品;接臺手術時如何洗手。
手術實驗室嚴格按照正規的醫院手術室來布局,學生首先能夠熟悉環境,按照合理的方式出入手術間,有助于培養無菌觀念。使用免洗手消毒液,既節省了水資源,又讓同學能夠身臨其境,減少了洗手后關水龍頭污染的機會。
醫用消毒液的規范使用直接影響著醫療場所的衛生消毒效果,制劑室多用消毒液灌洗消毒再以蒸餾水沖洗的方法進行處理,影響因素較多,消毒效果難以確定。